上海普茶客茶叶有限公司是专卖核心普洱茶的品牌连锁公司,在上海核心商区开设专卖店,并通过网上销售服务于各省市及海外市场。 任晓雯,1978年生于上海。谁也想不到,这个成功的茶叶商人曾经是个“愤青”。回想起从“愤青”向茶叶商人的转型历程,任晓雯笑言“一切皆有可能”,她说:“更多元的社会,给了我更多的可能性。以前是一些"理所应当"的想法,从本科到硕士,再到博士,然后留校,但现在有了很多条路,有了很多种可能,10 年前我**没想过当作家,更没想到过会经商。 任晓雯中学时代是个乖乖女、好学生,在复旦大学读书的7年,她完成了从“愤青”到一个平静而知足的文学青年的过渡。拿了几次新概念奖,作品在《人民文学》、《大家》、《芙蓉》等刊物上露过脸,文学圈内一度声名鹊起。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拿到硕士学位后,任晓雯又考了两次博士,但却都因为意外没有如愿,也正是这两次意外让她走上了另一条道路。 经常深夜写作的任晓雯原来很喜欢喝咖啡,2005年4月,一个朋友从云南带来一些普洱茶,任晓雯试了一下,感觉不错。那时候,普洱茶在广州、北京等地已经开始旺起来了,但上海还没有大规模引进,而且上海人的传统习惯是喝绿茶。不过,生在上海、长在上海的任晓雯却知道上海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,看准了普洱茶会后来居上,所以就想先走一步。她也深知,要想创业成功,必须有足够的准备,“进来之后发现没有太多机会让你犯错”。 2005年5月,任晓雯和从事广告行业的丈夫一起去云南调查市场、寻找好原材料。同年9月就成立了“普茶客”公司,意为“喝普洱茶的人”,任晓雯夫妇分别担任CEO和副总裁。和一些创业公司开始注重产品开发不同的是,任晓雯从公司建立开始就注重品牌的培育,产品还没运来,就已经先注册了商标,这在普洱茶行业内也很少见。她说:“中国的农产品一直是以落后的面孔在市场上流通的,普洱茶也不例外,一张破棉纸一裹就开卖了。海外成功的农产品,已不是普通品牌的概念,而是品的概念。像古巴雪茄、蓝山咖啡等。不可思议的就是英国红茶,居然是出在一株茶树也长不出来的寒冷的不列颠王国。” 学新闻传播出身的任晓雯很清楚,没有好的诉求、没有好的塑造,产品再好也是枉然,“卖茶叶和卖鱼不一样,是有文化内涵的,要传播一个品牌,我从来没有把普茶客作为一个茶叶公司来做,而是一个更大的品牌传播概念”。任晓雯花了很大力气放在品牌的宣传推广方面,在上海的一些主流媒体上刊登了大量形象广告,而传统的普洱茶行业,几乎少有企业会做如此大量而密集的广告。容貌姣好的任晓雯甚至亲自担任了公司的产品代言新闻官,出现在普茶客的形象广告中。 2005年秋天,普茶客家店在繁华的静安寺附近开张,没有所谓的“养铺期”,当月就增加收入了。虽然这个增加收入是指单店本身的租金、人员等成本,但对于一个新生品牌来说,已经是成功的步。任晓雯说,普茶客从一开始就将消费群体定位为:乐于接受新生事物,有保健观念,注重生活质量的中产阶层。后来证明,这个定位是相当准确的。普茶客在很短的时间内,占据了上海普洱茶精心打造少售市场的很大份额,现在已经有3家专卖店,都位于上海的繁华商业区。 随着市场的变化,任晓雯注意到网络销售这个渠道,专门开设了“普洱茶中国门户网站”。随着品牌度的增长,以及口碑的传播,网络销售的覆盖面越来越广,现在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各省市所有省区市,还有美国、法国、新加坡、以色列、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,共有近万名普茶客会员。 现在,任晓雯自称“两条腿走路”,一方面推广自己的茶叶品牌,另一方面还不放弃写作,只不过以前对写作环境的要求很苛刻,而现在却可以在嘈杂的环境里写作,“小说是世俗的东西,现在我更"入世"了”。
1、投资咨询:投资者以电话、传真、网上留言等方式向总部专业的投资顾问咨询相关合作事项,索取有关资料。 2、实地考察:投资者到总部所在地进行项目考察,并与总部工作人员进行业务交流。 3、资格审核:总部对投资者进行审核。确认投资者的合作资格。 4、签订合同:双方确认考察结果无争议,正式签订合同。 5、缴纳费用:投资者按所选择的投资类型向总部交纳相关的费用。 6、总部培训:总部安排投资者进行技术培训,培训合格后颁发授权铜牌。 7、店面装修:总部为加盟者提供装修指导,与设计指导。 8、开业:总部持续关注加盟者的经营情况,并给予经营指导与帮助。